〜 Nanairo Batake 〜
第四人稱
(一)
第四人稱。有些書上把這個叫做被動態。但我覺得,第四人稱這個叫法更好一點。因為它確實和我們一般理解的被動態很不一樣。
(二)
動詞的第四人稱形式,不是基於詞幹,而是直接基於第一不定式。二類到六類,直接在第一不定式後面加-an或者-än,即得到現在時的第四人稱形式。就這麼簡單:
- 「喝」juoda + -an = juodaan(二類)
- 「學習」opiskella + -an = opiskellaan(三類)
- 「去」mennä + -än = mennään(三類)
- 「想要」haluta + -an = halutaan(四類)
- 「打擾」häiritä + -än = häiritään(五類)
- 「變大」suureta + -an = suuretaan(六類)
其實,就連tehdä和nähdä這兩個特殊動詞也是這樣:tehdään,nähdään。
一類動詞會稍微有點麻煩:首先要把第一不定式末尾的a全部去掉。有幾個a,就去掉幾個。然後,剩下的那個東西,如果是輔音結尾的,就補上一個e。最後,加上-taan或者-tään,就可以了。來試一下:
- 「屬於」kuulua => kuulu_ + -taan = kuulutaan
- 「說」sanoa => sano_ + -taan = sanotaan
- 「買」ostaa => ost__ => oste_ + -taan = ostetaan
- 「拼寫,寫」kirjoittaa => kirjoitt__ => kirjoite_ + -taan = kirjoitetaan
(三)
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,剛才最後一個kirjoittaa的例子,出現了KPT。第一不定式裡面是強形,第四人稱裡面是弱形。對的,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則:第四人稱的詞幹,一律用!弱!形!不管你是幾類動詞!沒有例外!!來舉一些例子:
- 「睡覺」nukkua => nukutaan(一類)
你可能會說,什麼?“睡覺”怎麼還有被動形式?前面已經講了,這裡的被動不是一般理解的被動。所以說,叫第四人稱,還是有道理的。繼續舉...等一下,我知道你現在肯定覺得不爽,因為nu.ku.taan的ku是開音節,卻用了弱形。前面也是一樣,kir.joi.te.taan,這不符合KPT的規則。嗯,其實我也覺得很不爽,但語法書上會說,「第四人稱詞尾前用弱形」這是KPT的一個例外情況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。到目前為止,我也沒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。就暫且先接受吧。
繼續舉例:
- 「讀」lukea => luetaan(一類)
- 「翻」kääntää => käännetään(一類)
- 「想」ajatella => ajatellaan(三類,強形詞幹ajattele-)
- 「跳」hypätä => hypätään(四類,強形詞幹hyppää-)
可見,二至六類,原形本身就是弱形,直接加詞尾就可以了,不必想太多。一類,原形是強形。加詞尾的時候,要想一下怎麼改成弱形。
(四)
現在時第四人稱的否定形式。這個也很簡單。就是ei加上第四人稱的肯定形式,去掉最後的-an或者-än。所以對二至六類來說,否定形式就是ei加上動詞原形。而一類的否定形式是ei加上...Vta或...Vtä。注意第三人稱單數的否定形式也包含ei,但ei後面是動詞的詞幹。這兩種形式是不一樣的。
- 「屬於」kuulu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kuulu; 第四人稱 ei kuuluta
- 「買」osta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osta; 第四人稱 ei osteta
- 「睡覺」nukku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nuku; 第四人稱 ei nukuta
- 「讀」luke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lue; 第四人稱 ei lueta
- 「喝」juod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juo; 第四人稱 ei juoda
- 「去」mennä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mene; 第四人稱 ei mennä
- 「想」ajatell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ajattele; 第四人稱 ei ajatella
- 「想要」halut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haluaa; 第四人稱 ei haluta
- 「跳」hypätä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hyppää; 第四人稱 ei hypätä
- 「打擾」tärvitä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tärvitse; 第四人稱 ei tärvitä
- 「變大」suureta => 第三人稱單數 ei suurene; 第四人稱 ei suureta
第四人稱沒有單複數的區別。
(五)
說了半天,那第四人稱到底要怎麼用呢?概括來說,第四人稱是用於動作的施事者不特定、不重要,或者容易推斷出來而不必或不想直說的場合。比如:
- Suomessa juodaan paljon kahvia. 在芬蘭(人們)喝很多咖啡。(「喝」的施事者是在芬蘭的不特定的人。)
- Miten kirjoitetaan dalai-lama?「達賴喇嘛」這個詞怎麼拼寫?(「拼寫」的施事者是誰並不重要。)
- Koulu rakennetaan puiston takana. 學校造在公園的後面。(「造」的施事者並不重要。)
- Harjoitellaan!(我們)來做練習吧!(在特定的語境中,可以推斷出「做練習」的施事者是「我們」,而且這個句子是勸誘的意思。)
- Otetaan tämä lääke. (你)要吃這個藥。(在特定的語境中,可以推斷出「吃藥」的施事者是「你」,而且這個句子是勸誘或命令的意思。)
- Mitä täällä tähdään?(你們)在這裡幹什麼呢?(在特定的語境中,可以推斷出「幹」的施事者是「你們」。說話人為了避免直接稱呼對方,而使用了第四人稱。)
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,第四人稱動詞的隱含的施事者可以是第一、第二或者第三人稱,但它必須是人!不是物!當隱含的施事者是第一或第二人稱時,常有勸誘或命令的意味。
第四人稱和人們一般理解的被動態有一個根本區別,那就是:在第四人稱的構文中,無法通過附加的結構表達動作的施事者!!比如說,在英語中,我們可以說,The glass is broken by Tommy.「玻璃被湯米打碎了。」這個句子通過一個附加的結構by Tommy表達了「打碎」這個動作的施事者。但這樣的結構在芬蘭語的第四人稱構文中是不存在的!Lasi rikotaan... 「玻璃被打碎了...」,你可以在後面加時間、地點、方式等等內容,但你再怎麼加,都沒法把Tommy說出來了,除非你改成別的句式從頭開始說。只有在法律文書中,需要將別的語言中的這種結構直譯過來的時候,才會採用一個「屬格+toimesta」的形式(Lasi rikotaan Tommin toimesta. 玻璃出於湯米的行動被打碎了),但這不是標準的芬蘭語。
(六)
你可能注意到,我剛才一直在說「施事者」,而避免用「主語」這個詞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還沒有說誰才是文法上的主語。在The glass is broken by Tommy這個句子中,The glass是文法上的主語,而Tommy是所謂的「邏輯主語」。但在Lasi rikotaan...這個句子中,我們認為Lasi不是主語,而是賓語。這個句子是不存在文法上的主語的。
你說,我才不管誰是主語誰是賓語呢,只要句子對了就好。那接下來你可要看仔細了:第四人稱購文中的賓語用哪個格,這是有講究的!簡單來說,主動態下的屬格賓語,在被動態中要變成主格。分格和對格賓語則保持不變。舉例:
- Minä käännän kirjan englanniksi. 我把書翻譯成英文。=> Kirja käännetään englanniksi. 書被翻譯成英文。(屬格變主格)
- Ihmiset juovat paljon kahvia Suomessa. 在芬蘭人們喝大量咖啡。=> Suomessa juodaan paljon kahvia. 在芬蘭(人們)喝大量咖啡。(分格保持不變)
- Äiti saattaa minut kotiin. 媽媽帶我回家。=> Minut saatetaan kotiin. 我被帶回家。(對格保持不變)
(七)
剛才說到第四人稱的句子沒有主語。但有一個例外:me「我們」。只有這個詞可以做第四人稱的主語。它的用途僅僅侷限於口語,而且只能表達陳述語氣:
- Me mennään lastentarhaan huomenna. 我們明天要去幼稚園。(相當於 Me menemme lastentarhaan huomenna,且沒有勸誘的意味。)
- Eikä me riidellä, eihän? 我們不會吵架的,不是嗎?{O1}
(完)